我们的生活其实就像一座剧场或者一间巨大的 Live House 里面,正在上演的音乐演出,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就把这种剧场感和时代感融入我们的内容中,把中国的摇滚史做一个断代。每一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的时代主角,他登上舞台,唱出属于这个时代和他自己的最强音。一代人会随着旧时代的谢幕而远去,又一代人则伴着新时代的脚步走到台前,周而复始,中国摇滚乐不停地发展着,总有新的创造出现,就这样延续和流变了将近 40 年。
我可以确定,每一个时代的摇滚英雄和他们的作品,都曾深刻影响过听众,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所以摇滚小史,也是在讲述时代中每一个人的故事。
迷笛音乐学校的张帆校长说:“摇滚乐就是不甘平庸的觉醒,直面人生的力量,以及主动改变生活的勇气。”
我和相征都是典型的中国 80 后一代,被摇滚乐启蒙,被某种力量感召和驱动,我们各自从自己生活的小县城里摸爬滚打来到北京,一直从事音乐行业相关的工作,也一直都是真诚朴素的摇滚乐迷。
回想整个青春期,我们反复聆听着经典摇滚唱片,无数夜晚投身喧嚣热情的 Live House 演出,在音乐节现场挥洒汗水与泪水,一次次与音乐人深入地采访与对话,一点点做着与音乐行业相关的推动和服务工作。摇滚乐让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妥协,不盲从,它逐渐成为生活的方法论和归属感,贯穿我们各自的生命历程。
2013 年,相征和他的朋友们受到《海盗电台》的启发,创办了播客《大内密谈》,同年,我和相征因为一些机缘,一起租下了苹果社区的一间办公室,下班后偶尔加入他们播客的录制,成为一名音乐主播,做了一系列的音乐专题节目和音乐人访谈录,一晃就过去了 10 年。
这 10 年尊龙人生就是拼搏,那些我们喜欢过的乐队几经聚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所在的北京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多元化的摇滚乐场景一再更迭。我们曾经在五道口玩耍,看地下乐队的演出,当时的五道口被称为宇宙中心;后来,宇宙中心又变成了鼓楼……其实,那些愿意挥洒青春、热血与爱的地方,就是宇宙中心。
《有核—中国摇滚小史》想记录的也是这种“中心”,是几代人被摇滚乐感召,感受自由自我,释放青春与热血的生活史(life history)。
我和相征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共同学习的心愿,筹备这档音频节目,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做中国摇滚乐的系统性梳理,对于每一期节目都认真做了前期准备,并随时根据大家反馈做出调整。
万事开头难,我们一开始讲崔健,其实讲的也不仅是崔健,更是中国摇滚乐的一个开始。为了讲清楚来龙去脉,我们把崔健之前的那些乐队,也都放到了崔健的篇章里面。崔健的艺术生涯很长,创作力旺盛,作品特别多,需要我们一一梳理,这一个章节,我们就做了整整 5 期的内容。如果都这样考据下去,那么这部摇滚小史,可能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完成。在后期,我们也会根据中国摇滚乐的实际发展、代表人物和作品,以及听众的留言和反馈做出调整,并把我们两个人作为中国摇滚乐场景亲历者的经历和感受也都大胆地放了进去,多了一些背后的故事,和我们作为行业参与者更真实的看法与感受。
当然,我和相征作为讲述者,肯定各有偏重和喜好,甚至有疏漏和欠缺。坦白来说,做选择始终是这个题目里最难令所有人满意的工作。与其宣称客观标准,不如坦诚承认我们的主观选择。
早期的中国摇滚乐,在市场化还不发达的当时,其价值更多体现为精神层面上的巨大引导作用。摇滚乐展现出的精神世界极为精彩和丰富尊龙人生就是拼搏,它让人们意识到世界有无限可能,人生可以很多彩。当人的脑海中运行着一个多元化价值体系的时候,他会对世界更加包容,对事物有更加透彻清晰的认识。
就像崔健一直在强调的,在中国,摇滚乐就像一把刀子,它能割开所有虚伪的、混沌的表象,提供直指人心的刺激和力量。那这把刀子到底是什么?它有多锋利?它到底割开了什么?这就是我们试图去描绘的。同时,去梳理中国摇滚乐的历史,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荣幸。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共同建立起自己的摇滚音乐审美,找到自己喜欢的摇滚音乐作品。
有人会好奇,难道之前没有人梳理过中国摇滚乐这 40 年的历史吗?当然有,但是他们整理的时间基本停留在 2000 年左右,让中国摇滚乐的历史产生了新老时期的断层。
在欧美国家,经典音乐媒体已经建立了几十年的传承脉络,给乐迷留下了浩繁但清晰的史料。在中国,相关工作比较缺失,而摇滚小史就是想起到一点记录与传承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摇滚乐场景的深度参与者,从开拓者到新生代,从传统唱片行业到互联网新模式,我们亲眼见证了中国摇滚乐,甚至流行音乐的变迁。我们希望同年轻的乐迷或者对中国摇滚乐不太了解的朋友,一起分享这些故事,帮助他们开启对中国摇滚乐的探索之旅。
我们希望用人物串联起每个时代,通过讲述时代的变化牵引出摇滚乐在不同时代投射出的不同精神,以及持续不断的影响。按照如此逻辑,我们把庞杂的历史分成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启蒙,也就是追溯摇滚乐这种舶来品是如何来到中国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进而成为参天大树的。众所周知,崔健在 1986 年一声怒吼,唱出了《一无所有》,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这部分便会以崔健为主线 年代出现在中国,和它对国人的启蒙。
其实在崔健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摇滚乐的萌芽,例如万李马王、七合板、不倒翁等乐队,他们都是崔健的前奏。在没有互联网,也鲜有主流媒体报道他们的年代,这些音乐人发生过什么故事,我们都可以去探究一番。
第二部分,我们会观察摇滚乐给社会和文化带来的改变,在那个时代中国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唱片行业。
我们会提到那些至今仍让乐迷激动的名字,黑豹、唐朝、魔岩三杰、超载等。观察他们如何从一个个爱好弹吉他的青年,渐渐自发走到一起,组建了影响时代的摇滚乐队。我们会研究他们愈发成熟的作品、演出,和当时逐渐成型的规范的音乐与产业体系。
我们也会去求证一个说法,那就是有人说那个时代的摇滚乐是被催熟的,一切繁荣只是幻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的部分是关于“打开”,也就是 90 年代末中国摇滚的新阶段。那时候各种音乐资讯开始丰富,普通人也很容易就能获取到。青年人开始认识世界,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西方音乐养分。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追求音乐理想的人会集北京,聚居在圆明园、树村、东北旺等房租低廉的区域,一起听音乐,相互组成乐队。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例如我非常喜欢的左小祖咒、苍蝇、舌头等。他们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另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这部分会提及为中国摇滚乐输送了大量人才的迷笛音乐学校,以及当时音乐人们的生活场景。
第四部分称为“觉醒”。就是所谓朋克音乐开始崛起的时期。年轻一代音乐人开始觉醒,非常的先锋和新潮,他们不再一味接受前人的影响,主张建立自己的话语权,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保持独立和掌控力。那时候的脑浊,还有挂在盒子上的王悦,都被《新闻周刊》报道过,作为中国最先锋、最新奇的青年力量被世界关注。
老一代朋克成熟之后,便会有新的青年站出来“颠覆”他们,出现了不断创造的良好风气。同时期一起涌现出大量的独立音乐厂牌和 Live House。享受着互联网和科技发展便利的新青年,逐渐形成了与音乐文化相关的联盟,也值得关注与研究。这是我们的第五部分内容:“新声”。
第六部分“传播”,我们将谈到音乐节的兴盛。不管是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这样的成功者,还是很多半路夭折的音乐节,它们的出现都将摇滚乐推到了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层面。
这时候的摇滚乐不再是苦大仇深的宣泄,少了所谓的愤怒、反抗、孤绝,成为把大家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来自各个地方的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摇滚乐和音乐节聚集在一起,成为相同的人,成为相爱的朋友。
同时,互联网对于传统唱片业的冲击,也促使音乐人把演出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摇滚乐现场表演。
互联网的出现也改变了媒体的形态,让大家获取音乐信息,互相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过去“挑打口带”这种在洋垃圾里面捡歌听的方式一去不返,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连接网络欣赏海量音乐。这也是我们要在音乐传播的角度去梳理的。
最后,我们将从不同城市的本土音乐文化切入,挖掘每个城市的独特性和不同城市间的差异,为大家做一个类音乐地图式的引导。
2020 年,作为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的“专业乐迷”,我和相征都坐到了二楼评委席,负责一些打分和点评的工作。此时的“乐评人”身份和标签,相比我们年轻时看的经典摇滚杂志和书籍上那些“乐评人”的意义和职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依然愿意成为乐队、乐迷中间的纽带和桥梁,把好的音乐和有趣的故事分享和传递给观众,去完成我们的工作。
真性情的相征在评价一支由明星临时组建的乐队时说,摇滚乐必须是“有核”的,这句话在互联网上曾一度被放大和曲解。但是细想,“有核”真的很必要。“有核”是一个关键词,正是摇滚乐的这个“核”,让青春的虚掷、热血的燃烧,有了意义,让回忆有了支点,让城市与人心的变迁有了依据。
失真吉他保护着我们,在多元的摇滚文化场景中逐渐长大。在准备梳理制作音频节目和再次整理修订书稿的过程中,我和相征也逐渐成长。这个系统的工作让我们都更理性地考究细节,在大量的聆听、回忆、采访、观察、梳理工作中,感知时代的变化,理解音乐,并始终痴迷与热爱那些我们曾经投掷过热血与爱的摇滚乐场景。
在创作《中国摇滚小史》的过程中,我和相征也重新回顾了许多生命中与摇滚乐相关的时刻。就像相征说的:“甭管白天有多少繁重的工作,等到录《中国摇滚小史》的时候,我们都会完全沉浸下来。伴着一首首曾让我们内心震撼,甚至泪流满面的音乐,我们回忆起青葱岁月,和当年经历的一幕幕有历史意义的场景,每次录制都是一次时光穿越的旅程。”
这个旅程本身我觉得也特别有力量,在《中国摇滚小史》的梳理过程中,我总会想起中国摇滚乐经历过的荒蛮时代,那些一无所有、如身处沙漠困境的理想主义者们,依然在执着地创作和表达,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当下的问题。近年来,大家普遍状态低迷,抱怨大环境不好,但是请“不要停止你的音乐”。正如大卫•拜恩在《制造音乐》中所说的:“我们耳畔的音乐尊龙人生就是拼搏,随时都在提醒我们,自己从何处来,身在何处,往何处去。”
曾经是一名从业超过 10 年的音乐记者,采访过中国老中青几乎所有时期的摇滚音乐人,了解很多关于中国摇滚乐的故事。目前专门做与中国音乐发展相关的历史梳理及文字撰写工作。
《大内密谈》主创,一名在音乐行业从业超过 17 年的老兵,就职过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从独立厂牌,到像华纳、环球这样的国际唱片公司都有涉及。主要负责音乐人的企划、制作、营销等相关工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中国主要说唱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主要乐器尊龙人生就是拼搏中国主要民间歌舞品种重降诗眼中国乐器图志中国乐器重降记号